tags: 经络
pages: 118
循经诊断是根据疾病表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经络循行分布部位及其属络脏腑进行的诊断。例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疼痛,常是肺的病变;在胸前“虚里”处疼痛,痛连左手臂及小指,则应考虑真心痛等心脏疾病。
有些脏腑经络的疾病反映在经络循行部位时并没有像上述那样有明显的征象,需要医生切、按、触摸,甚至要借助多种仪器才能检测出其异常反应。如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患者在经络循行通路上,或经气聚结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有条索状、结节状反应物,或局部皮肤的色泽、形态、温度等发生变化。根据这些临床表现,可辅助病证的诊断。如中府穴压痛或肺俞穴出现梭状或条索状结节,可以显示肺脏的疾病;阑尾穴明显压痛,多为肠痈;横骨压痛,多反映月经不调或遗精;长期营养不良的患者,可在脾俞穴处见到异常变化等。有的压痛还与疾病的证型有关。如阳明经头痛在阳白穴压痛,太阳经头痛在天柱穴压痛,高血压性头痛在期门穴压痛者多为肝火上炎,在京门穴压痛者多为肾阴亏损。此外,还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阳性反应均与相应脏腑的病变呈对应关系。《灵枢·官能》
说:“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说明经络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